标题:《神曲》对古典传统的“道德化”写作:以“巨人之战”神话的语文学分析为例
报告时间:2025年11月24日(星期一)14:00
报告地点:人民大街校区历史文化学院三楼会议室(313)
主讲人:游雨泽
主办单位:世界中古史研究所
报告内容简介:
报告将分成三个部分。第一部分简要介绍Lachmann-maas的语文学方法;第二部分分享这个语文学方法在《神曲》手抄本传统中实际应用的例子;第三部分通过对《神曲》文本的分析,探讨但丁在讲述“巨人之战”神话时对古典诗歌的继承、发展与改写,力图在更宽泛的意义上讨论语文学的文本分析:从赫西俄德起,“巨人之战”神话在古典文学中存在不同版本,但丁在《神曲》中融合了奥维德、维吉尔、卢坎、斯塔提乌斯、贺拉斯与克劳狄乌斯的书写,并对神话进行“去神化”与“理性化”处理,使之能服务于对人类傲慢与破坏秩序的批判。但丁将巨人的形象从古典文学中“力量与运动”的象征转化为冰冷、沉默、失去智慧的“无生命巨塔”。报告将证明,这种“去英雄化”与“寓言化”/“道德化”改写,使《神曲》中继承了不同的古典文学传统的“巨人之战”神话,成为但丁借以论证宇宙秩序与批判人类傲慢的诗学工具。
主讲人简介:
游雨泽,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欧洲语言文学系意大利语言文学专业助理教授、研究员,兼任罗马第一大学文哲学院“意大利文学”讲席研究员和中意研究中心的研究员。毕业于罗马第一大学文哲学院,获得古典与意大利语文学博士学位,主要研究方向为但丁、奥维德、古代神话与古代文学在意大利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继承、改写与发展。曾担任罗马第一大学法学院博士后、法与经济学院“古典学导论”通识课程协调人与授课教师。曾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、意大利教育部国家重点项目等多个研究项目,并在《国外文学》《外国文学研究》等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,出版译著《英雄的习性:索福克勒斯悲剧研究》《但丁的生平》等。